近零碳校园样本: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未来城校区获选生态环境部“绿色低碳公众参与示范基地”

2023-08-15 13:51:51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吴文汐武汉报道


【资料图】

今年8月15日是全国首个生态日。就在不久前,生态环境部公布了2022年绿色低碳典型案例获选名单,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未来城校区(下称“未来城校区”)入选为“绿色低碳公众参与示范基地”,成为湖北省本年度唯一入选的单位,也是全国唯一入选的高校。

未来城校区多年来将绿色低碳理念深度融入校园的规划建设和运行管理之中。校园内,沿路铺设的透水地砖、图书馆的地源热泵、环绕人工湖的生态滤床等设置,随处可见绿色环保的设计思路。其中,未来城图书馆在华中地区高校率先使用的地源热泵系统节能超过30%。

校园建设只是第一步,如何与复合型创新型“双碳”人才培养相结合,是高校更加重视的任务。

目前,中国地质大学环境、经管等学院在华中地区率先开设了碳中和概论、碳足迹核算等课程。借鉴哈佛等国际高校的先进经验,未来城校区还于全国率先引入了“校园碳中和生活实验室”模式,鼓励师生共同参与建设一个富有生机和韧性的近零碳校园。

将绿色低碳融入校园建设

在未来城校区内,有一片名为“镜湖”的人工湖。有趣的是,这一片湖水是依靠校区内设置的雨水收集系统来提供水源,未来城校区主环路内侧的单体建筑、学生宿舍屋顶以及绿地均设置有收集雨水的装置,并将其引入中心水体。

为了净化水体,湖水周边还规划建造了3块总面积945m²的微生态滤床,年处理水量约为9.8万吨,收集处理后的雨水,除了能形成镜湖这一景观外,还能用于教室冲厕、绿化浇灌、洗车用水、道路冲洗等方面。

这只是未来城校区将绿色低碳、节水节能理念融入校园建设中的一个缩影。未来城校区早在2011年申报办校之初,便提出要建设生态型校园。

根据《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环境科技创新基地”暨新校区事业发展总体规划》,新校区总体规划设计既要反映中国地质大学特色,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的价值观念,又要符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态型校园设计理念。

2021年,湖北省生态环境厅组织开展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试点,在近零碳校园试点方面提出,试点应着力将近零碳理念融入学校教育、技术创新、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管理考核评价,推动建设超低能耗或近零能耗公共建筑,以消减校园建筑二氧化碳排放为主要目标,形成多层次的近零碳校园模式。

这成为未来城校区建设近零碳校园的转折点。同年,未来城校区成功申报湖北省首个近零碳示范校园建设试点,并提出8大项32个重点任务,显著降低校园运行碳排放,其中包括能源、建筑、交通、水资源利用等方面。

“这些并不是在喊口号,我们也切切实实这样做了,这是我们日常的工作内容。”未来城校区管理办公室副主任罗勋鹤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目前,校园内景观设计绿化率超过35%。同时,学校大量采用了地源热泵、空气源热泵、光伏、智慧能碳管理系统、智慧暖通、基于自然的中水循环系统等先进技术,生均碳排放量比同类理工高校低30%以上。

2023年6月28日,生态环境部公示2022年绿色低碳典型案例征集活动获选名单,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未来城近零碳校区获批“绿色低碳公众参与实践基地”,成为未来城校区在践行低碳路径上的又一殊荣。

为何高校要参与“双碳”?事实上,每一个校园类似于一个社区、一个微型社会,数以万计的师生在这里学习、生活、工作,探讨校园的碳减排具有一定必要性。

今年5月举办的第十九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举办了“碳中和校园论坛”,发布了《高等学校校园碳核算指南》以及推进大学校园碳中和的一系列标准编制成果,为针对校园开展碳盘查提供方法学。

罗勋鹤认为,以往建筑、工业、能源等领域谈到碳中和较多,高校碳中和还未得到充分重视,但校园也是碳排放比较大的载体。同时,高校还具有培养学生的职能,高校通过学科教育等方式推行碳中和,能够将理念传导给学子,从而为各行各业提供“双碳”人才。

提倡“共同参与”

校园建设只是打造近零碳校园的其中一步,对于高校而言,更重要的在于创新型“双碳”人才的培养,而技术和人才也被认为是当前中国“双碳”产业快速发展中两个最大的瓶颈。

在罗勋鹤看来,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中,教育是底座,需要依靠良好的教育来培养“双碳”人才,攻克前沿科技,提供原创性科研成果。

一些国际高校已经在培养碳中和人才上走在前列。英国高校2010年前后均制定了碳管理规划,英国高等教育基金委员会要求其资助的高校到2050年必须减排80%,美澳等国高校在2015年左右纷纷制定碳中和规划,这些规划中也明确了高校在未来40年左右的科研和育人目标。

要培养复合型创新型的碳中和人才,对于高校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都是巨大的挑战。“双碳”目标及其任务的综合性决定了碳中和人才培养教育具有复杂性,在教学理念上,需要从传统的单学科教育模式转向跨学科教育模式。

目前,在未来城校区管理办公室的共同参与下,经管、环境、地信等学院在华中地区率先开设了碳管理、碳中和技术概论等20余门相关课程,每年组织“双碳”相关学术讲座300余场,编著出版《企业碳管理》《碳金融》等教材,并与中碳登签署教育部首批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

同时,地球科学作为中国地质大学的优势学科,正在“双碳”的背景下不断刷新其内涵。“我们的资源、生态环境、地质工程、地球物理等众多学科,均是围绕着地球科学这一个大的类别,地球科学是一个综合性的学科,并且与绿色低碳息息相关。目前,在‘双碳’理论和技术的牵引下,我校的地球科学也正在从1.0逐步升级到2.0阶段。”罗勋鹤表示。

根据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第十三次党代会上关于加快建设地球科学领域国际知名研究型大学的报告内容,中国地质大学将加快推进新地学教育,其中包括开展新地学教育学理阐释,进一步揭示新地学教育的价值、内涵和特征。重塑地学教育的价值体系,推动人与地球和谐相处,引领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此外,未来城校区还就碳中和人才培养提出了一系列举措,包括围绕地热、能碳管理系统等“双碳”应用场景,打造校园碳中和科教宣传环线;资助“碳中和”学生社团等。

值得一提的是,未来城校区参考了哈佛等国际知名高校在可持续发展上的理念,于全国率先引入“校园碳中和生活实验室”模式,鼓励师生、社区、政府和企业共同参与建设富有生机和韧性、可持续发展的校园。

“共同参与”也是未来城校区获批“绿色低碳公众参与实践基地”中的重要内涵。在这一理念下,学校广泛邀请师生、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近零碳校园建设和管理工作,并依靠师生共同参与,制定了全国首个高校碳中和规划和全国首个校园ESG报告。

“校园也是一个碳中和的实验室,是一个大的互动场景,在其中可以通过师生的共同参与进行节水节能等低碳环保方面的有益实践。”罗勋鹤表示,目前,未来城校区还就学生宿舍低用电计量提出了奖励机制,鼓励教师购买新能源汽车、乘坐通勤车等公共交通方式。下一步,还会鼓励学生参与低碳日的宣传活动。

标签:

为您推荐

新闻快讯